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型活动中的专业演讲,红圈所主任讲得好有什么技巧?

踢米尼 见我 2023-10-21



因为研究演讲、研究法律人专业表达的关系,最近几年我参加了很多行业活动,也听了为数不少的律师的专业演讲。


虽说法律人是“口力劳动者”,但不得不说,多数法律人在专业演讲这件事上依然不得要领。很多大名鼎鼎、著作等身的律师,在台上或洋洋洒洒,或战战兢兢,然而台下观众并不领情:“你到底想说啥?”每每此刻,我都在心里默默叹息:太可惜,自己明明有一桶水,倒出来的只有一滴。


如果用数字来展示大约是这样:

演讲者想说的:100%

演讲者以为自己说了:80%

演讲者实际上说的:60%

观众实际接收到的:40%

观众记得住并带走的:20%


请不要说我上面的数字主观、刻薄,我觉得观众能接收到40%并带走20%的已经算是不错的演讲了。


然而,这次法天使的合同标准发布大会上,有几位法律人的演讲却让我精神大振,一口气记了近20页笔记。我记的重点并不是他们说了什么,而是他们如何说的,以及他们的演讲给了我哪些启发。


先以君合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华晓军的演讲《合同标准化将推动中国律师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》为例,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在有限时间内,说出了自己想说的大部分内容,让“演讲者实际上说的”无限接近“演讲者想说的”。


  1. 不喧宾夺主的PPT


看到华律师PPT正文第一页,我就知道今日见到高手了。超大的舞台屏幕,只有四行居中的文字:


“三流企业卖苦力,二流企业卖产品,一流企业卖专利,超一流企业卖标准”。


演讲中PPT应有的作用正如它已为大多数人遗忘的名字:Power Your Point(帮助增强观点),但太多人将PPT当成了教材,大段大段的文字将整页填得满满当当。这样一来演讲者确实省心了,不担心忘词,只要照念。但观众的注意力也很自然地从演讲者身上转到PPT上:“不如你别念了,还是我读得比较快”。


华律师开场这几句,不仅琅琅上口,更是字少事大,用前三句的铺垫将最后一句放置到台阶的顶端,隆重又自然地将话题引入到本场活动的主题:合同标准。


几乎全部PPT都没有长篇累牍,有一页只有一句:“合同的本质就是风险分配” ,简约直接。


2. 精心锤炼的语言


如果你仔细查看PPT,反复回听演讲,你会发现华律师的语言几乎精练到“多一字则冗,少一字则缺”。这样高度凝练的语言,我几乎只在顶级TED演讲中见过,专业演讲极其少见。


然而更难得的是,这些精心捶打过的语言既蕴含不仅精确、克制,同时还有对仗和节律感,有点数学公式写进唐诗的味道。


“标准合同可以为中高端市场的非标交易提供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”


“合同标准化可以极大提升律师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、业务质量和效率,也为客户判断律师工作水平的高低、业务质量的好坏提供一个标尺”


“合同标准化将使合同审阅类法律科技的研发如虎添翼,非诉讼法律服务市场将面临大变局” (这句话让我莫名联想到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”)


不仅写进PPT的语言简洁,华律师演讲中的语言也同样凝练高效,就像在弹奏一首熟悉的曲目,全程流畅,没有曲谱之外的音符被不小心按响。


3. 毫无冗余的表达


如果你用听写机器人将演讲者的演讲转化成文稿,多数稿子看起来是这样的:“所以啊我觉得呢这件事嗯嗯一定有它的它的长期价值”。


但是我猜想,华律师的演讲听写下来有可能一键直出,就是一篇无须修改的高分文章,基本上做到了“无损表达”,即 “演讲者实际上说的”=“演讲者想说的”。


我猜华律师如果有准备书面稿的话,现场演讲与之一致度会非常高。



那一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?


恐怕只能是:精心准备。


多简单的事:哪有演讲者上台不做准备的?


但这又是一件特别难的事:现实中并没有多少演讲者真的将准备做到极致。


越是资深的专业人士,越是有些舞台经验的演讲者,越容易过于自信:不就是十几分钟的演讲吗,不就是这个小小的话题吗,我即兴都能讲挺好,更何况我还准备了提纲。


错。如果你认真对待一场活动,如果你在乎自己的专业形象,如果你尊重听众、尊重听众的时间,最好准备演讲稿,甚至逐字稿。


好处很多:


第一就是确保演讲结构合理、逻辑清楚。怎样将网状的思维,用树状的结构,体现在线性句子里?写下来,再反复改。专业演讲往往信息量大,没写下来非常容易支离破碎,观众跟不上演讲者思路。


第二,写下来才有机会不停锤炼语言。口语天生具有随意性、发散性,照着提纲现场发挥没办法做到逐字稿的简洁精确。重大场合的演讲,每个演讲者的时间都非常有限。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信息量?通过反复修改演讲稿去除一切冗余,只保留最关键的信息。


有句话说得好:“写好稿子先删一半,然后再删一半,等到一个字都删不了了,这时候可以考虑定稿了”。我从华律师的演讲推测,他一定做了这件事。


第三,逐字稿可以帮助演讲者舒服、自如地讲。虽然经过了反复修改,讲稿看起来完美无瑕,但完美的讲稿不一定念起来顺口。演讲者自己先念几遍,将那些不好念的长句子改短,将拗口的词替换,这样才方便背诵,才算是对自己友好。


第四,准备逐字稿可以极大减少演讲者的焦虑和紧张,好比逛街手机快没电了,但兜里带有现金就很踏实。




记得活动现场有人说:“不愧是红圈所主任”,线上回看也有不少网友表达了“大所果然有一套”的观点。


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不公平,因为它暗含着优秀的演讲是靠天分、靠技巧取胜的论断,而没看见演讲者背后“守拙”的精心准备。不仅不公平,这样的想法还有点危险,因为它给糟糕的演讲者一种幻觉:我讲不好不是我的错。


但多数演讲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天分,而就是单纯因为准备不足——要么没好好与主办方沟通需求,要么没考虑听众感受,要么没好好写稿、改稿,要么没好好演练、背稿。最糟糕的是,什么都没干。


华律师为这场演讲做了多少准备呢?我没机会当面请教。但我猜并不是收到主办方的邀请,未加思索地随兴上台。



其实除了文中这些,我觉得华律师的演讲还有很多优点:开场笑话即兴自然,吐字极其清晰,语速舒缓但又不至于使人失去注意力,举例子有数据也不忌自我袒露,结尾不忘活动主题呼吁大家一起行动……还有非常难得的一点:真诚。虽是律师界的非常资深的人士,却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优越感。


当然,如果非要提一点改善建议的话,我个人觉得提词器稍稍限制了华律师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以及移动。大概也是因为没法在舞台大幅移动,华律师演讲时身体会有轻微的左右晃动。


然而因为内容足够优秀,我相信表达形式已没那么重要。如果不是我反复回看,甚至也并不会留意到这个小小细节。

 

 



你可能还想看:

不会演讲、不会表达有没有办法?

演讲台上:吓个半死,图的什么?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